中國制造在痛苦中升級轉型,未來可期
中國制造業正處在升級轉型的痛苦之中,但總的趨勢是向好的。讓我們看看中國制造發展的三大趨勢:
一是,小微型制造企業在退出。之所以退出,是因為這些企業缺乏競爭力,比如幾個人在家里面做做包裝、敲敲打打的那種小生意,或者街邊手工作坊就是這種情況?,F在所到之處都能聽到對當下境遇的抱怨,大概就是因為這些老板在掙扎,很痛苦。
在短缺經濟時代,作坊式小微工廠遍地開花,以其低成本和快速反應得以生存,對產能不足形成補充。如今,新常態下的企業生存環境發生了劇變,市場需求不足,客戶要求日高的情況下,作坊工廠的生存空間被擠壓,消失是一種必然。從宏觀政策層面來說,政府也在做這個引導,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讓一些沒有競爭力的經營主體(也包括一些大中企業)退出市場,以便為優秀企業騰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,提高資源產出效率。也就是說,你現在還用二、三十年前的生產力水平參與競爭的話,那注定是會輸掉的。
二是,中小型制造企業在分化。所謂分化,就是有人變得越來越好,有人變得越來越差。這個分化是怎樣的呢?我們看到的現實是,擁有人才、管理和技術等特定優勢的企業,其實活得相當不錯,在座的很多企業,小的數百人,大些的1-2千人,有的這幾年規模和利潤都在增長。今天下午我們就有一個做傳統產業的企業例子,管理做得好,數字很生動,真的有點像印鈔機。曾經有人認為,傳統產業就是落后產業,這是十分錯誤的。筆者認為,越是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傳統產業,只要管理做得好,更容易基業長青。如果你有心,就可以看到,那些所謂的高新技術企業,大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,各領風騷三五年,企業經營如履薄冰。
相反,在過去幾年里對主業不上心的企業,老板熱衷投機取巧的企業,把工廠當地產經營大規模投資的企業,把資金挪去做金融的企業,把員工當工具的企業,現在做得很艱難。如果當下的困難并不致命的話,就要快速回歸初心,直面困難,改變現狀。
三是,大中型制造企業在升級。華為在升級,美的在升級,海爾在升級,幾乎所有大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做升級和轉型的事情。他們對管理、對技術傾注了更多的努力,并以超常的速度挑戰自己,革新自己。而且他們升級、轉型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超常的,我之所以對中國制造抱有必勝的信心,原因就在于此。
現在在座的其實也有一些大中型企業的老總,他們下的功夫比我們想象的要多,要快,比如有一家叫“亨通集團”的線纜企業,幾年前就提出來要進行“四化”建設,就是智能化(含自動化)、信息化,精益化和國際化,而且已經做得有聲有色,許多方面小有成就,局部已經大見成效。
在全面升級轉型過程中,國內大中型企業還有一個優勢,就是有資本的支持,而且舍得投入資源。比如,美的電器投巨資,把世界上最好的德國機器人公司買回來了,為的是實現跨越式發展。如果不是這樣,我們還跟在人家后頭苦苦摸索二、三十年機器人技術的話,那就沒有機會了。
靖江市起重設備廠,唐經理:13905261605